搭建党务咨询平台,组织企事业单位、社会组织、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和服务,共同为城市生活“绣花”……近年来,北京探索了超大规模的城市党建,引领基层有效治理的路径。
输油管道、空中廊道纵横交错,钢结构设备与书吧、咖啡厅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。进入海淀区大学路边的油共生小区,工业风格与现代元素融合的设计让这里成为一张“网”。红色打卡处"
2017年,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党建协调委员会成立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,石油共生化合物通过院委会、督察组、顾问组、社会组织、志愿者的参与,推动组织共建、协商、信息共享,实现社区生态重塑。学院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鹏说。
拆除院落违章建筑,解放公共空间,设置社区议事厅、澳博足彩人大代表联络站、政协委员工作站,创造党建空间、文化空间、养老空间……今天的油共生化合物开辟了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条路”。计”。
目前,北京市已有16个区、经济开发区、343个街道(乡)、3400多个社区和符合条件的村成立了党建协调委员会,吸纳了17000多个中心单位和其他常住单位。实现组织共建、资源共享、共同参与基层治理。
超大型城市中,社会组织相对发达,如何通过党建的领导推动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和提供服务,是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课题。